——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N中文 - 季刊
  •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 复合影响因子:0.571
  • 北核CSCD科核高T1
  • 知网,维普,万方目次
  • /有基金 100.0%
  投稿方式:官网投稿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低频栏目

16.7%期平均发文量5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4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5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5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6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4篇
100.0%
80.8%
7.7%
3.8%
3.8%
3.8%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 更多

    期刊简介

  •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季刊)创刊于1957年,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的古脊椎动物学术刊物。登载内容涵盖与古脊椎动物学有关的所有领域,诸如古脊椎动物各门类及人类起源与进化、系统分类、形态功能、同位素测年、生物地层与地质年代、古生态、古环境、古生物地理,脊椎动物化石收集及研究的有关方法,也包括对古脊椎动物学文献的再研究。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国内刊号:CN 10-1715/Q
  • 国际刊号:ISSN 2096-9899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北京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生物科学
    版面费用:待核实
  • 字数要求:24000-4400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571
    综合因子:0.514
  • 审  稿 费:待核实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http://www.vertpala.ac.cn/
  • 官网网址:http://www.vertpala.ac.cn/
  • 电话传真:010-88369180(202302期)
  • 电子邮箱:vertpala@ivpp.ac.cn(202302期)
  • 微信公众号: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官网网址:http://www.vertpala.ac.cn/

      (微信公号信息)

      3、出刊日期:季刊,逢季首月出版。

      2023年5月5日星期五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本刊是古脊椎动物学及有关问题(含脊椎动物化石的生物地层学、埋藏学、古生态、古气候、古环境等)研究的学术期刊,登载的文章包括专门性论文、报道、学术动态、书刊和文章的评介、综述以及国内外工作方法和经验的介绍等。主要读者对象是国内外古生物学、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等方面的研究者、教师和学生。全年出版4期,每逢1、4、7、10月份出版。为提高本刊的学术质量,特作如下稿约。

      1. 来稿要求观点明确,文字精炼。每篇论文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中文摘要(约200字)及关键词;首页地脚处标明资助来源(包括项目编号); 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以及文末的参考文献。若为英文稿件,须附中文题目、关键词、中文摘要及英文摘要。每篇稿件(包括外文摘要、参考文献等)一般不超过12000字(重要文章可适当放宽), 简报为2000字左右。

      2. 来稿请提供电子文档。外文字母、符号等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及符号,其位置的高低和大小,应有明显的区别;脚注置于同页稿纸的下眉边。计算机绘制的图件须用Corel-DRAW (CDR文件格式)、Photoshop (PSD文件格式)或Illustrator (EPS文件格式)软件绘制,或提供TIF、JPG格式的文件(分辨率不低于600dpi), 每个图单独保存成一个文件。

      3.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一律左起顶格排,层次划分形式为:1; 1.1; 1.1.1等,后空一个字距再写标题,前言和结论也按顺序编号。

      4. 文中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的译名等均应按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书写。

      5. 文中的图、表应放在首次提到该图、表的自然段末,留出插图和表的位置,将文字说明置于图的下方,表的题目置于表上;中文文章中图、表题目、内容要求中、英文对照;照片图和线条图按顺序编号,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插图应附线段比例尺;图、表不宜过大,要求排列整齐紧凑、美观,包括其说明不能超出版心(14 cm×21 cm)大小,缩放后图中文字为小五号;;凡涉及国界以及两个省市以上的图件须绘制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http://bzdt.ch.mnr.gov.cn/)提供的最新地理底图上,并注明审图号。

      6. 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引用文献在正文中由作者和年份组成。参考文献置于英文摘要之后,居中排“References”; 中外文献混排,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每条参考文献的项目必须齐全,上下文献相同的项目,不能用“同上”、“ibid”或横线表示;参考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的全部列出,多于3人时则只列前3人,后加“et al.”; 姓名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作者之间一律用逗号隔开;中文文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中文和俄文等非西文文献标题一律用英文表述(有英文标题者直接引用,无英文标题者将中文标题译成英文,注意翻译正确);刊名缩写形式参照“Bibliography of Vertebrate Fossils”采用的Serials缩写标准,但刊名缩写一律不用缩写点;中文期刊用其英文名称缩写形式,中文集刊和书籍用其英文题目,不加注中文;出版地、出版者不缩写;书名、文集名中的实词第一个字母均大写,文集和连续出版物中的文献题目,除篇首第一个字母、地名、专有名词外,均小写。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与文后参考文献一一对应,即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在参考文献表中必须列出,而未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请勿列入。

      各种文献的著录格式(依次为论文集、专著和期刊)如下:

      Duan

      S Y, 1989. Characteristics of the Zhaitang Flora and its geological

      age. In: Cui G Z, Shi B H eds. Exploration of the Chinese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84-93

      Li

      W Y, Yao Z J, 1993. Late Quaternary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 of North

      and Middle Subtropical Region of China.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1-152

      Sun

      X J, Du N Q, Weng C Y et al., 1994. Paleovegetation and

      paleoenvironment of Manasi Lake, Xingjiang, N W China during the last

      14,000 years. Quat Sci, 3: 239-248

      参考文献具体格式要求见下载中心

      7.文稿不得一稿两投。凡在国内外已用外文发表的稿件,本刊不再接受。

      8.本刊对来稿采取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度,视审稿意见决定是否录用或退回作者修改。

      9.作者投稿时请注明联系方式,包括单位全称、邮编、电话以及电子信箱等。

      10. 如来稿不符合上述投稿要求,本刊编辑部须先退还作者修改(并以收到符合要求稿件的日期为收稿日期), 然后再送审。来稿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稿件作技术性或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修改会征得作者同意。请作者自留底稿,不登之稿一般不退还,如需退还请于投稿时说明。

      11. 为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需要,本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收录,并加入了中国知网、万方和重庆维普等数据库。本刊所载文章版权归《古脊椎动物学报》编辑部所有,本刊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等已在论文发表后在稿费中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或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另行处理。

      12. 来稿一经登载,需按规定交纳版面费,编辑部酌致稿酬,并赠送单行本(只限学术论文)及样刊。

      13. 在线投稿,请登录http://www.vertpala.ac.cn/Journalx_gjz/authorLogOn.action并email知会编辑部。

      14. 为了更好的实现数据共享、提高论文的影响力,本刊鼓励作者进行论文关联数据的汇交。文章录用后,作者可以在ScienceDB(https://www.scidb.cn/)进行数据汇交和首发。论文关联数据具体政策见下载中心,详细提交流程说明见网站: https://www.scidb.cn/publishing_process

      15. 本刊已与ChinaXiv以及中国知网的网络首发合作,来稿一经本刊录用,如无电子版方面的明确申明,本刊即视作您已同意授权ChinaXiv和中国知网的网络首发在网上发布。

      本刊通讯地址:北京643信箱《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编辑部,邮政编码100044,电话(010)88369180,E-mail地址:vertpala@ivpp.ac.cn。

      发布日期:2021-03-30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