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中国篆刻(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CN中文 - 双月刊
  • 中国篆刻(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 复合影响因子:0
  • 国级普刊
  • 知网
  • /副高/无基金 14.3%,/正高/无基金 85.7%
  投稿方式:Email投稿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高频栏目

100%期平均发文量2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2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2篇

中频栏目

50.0%期平均发文量2篇
50.0%期平均发文量3篇
50.0%期平均发文量1篇
50.0%期平均发文量2篇
50.0%期平均发文量1篇
50.0%期平均发文量2篇
50.0%期平均发文量3篇
50.0%期平均发文量3篇
14.3%
85.7%
50.0%
16.7%
11.7%
10.0%
5.0%
3.3%
1.7%
1.7%
暂无关键词信息.
  • 更多

    期刊简介

  • 《中国篆刻》(双月刊)创刊于2015年,系中国美术学院主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溯源、专题、鉴藏、传播等。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中国篆刻(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 主管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国内刊号:CN 33-1394/J
  • 国际刊号:ISSN 2096-9953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浙江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艺术
    版面费用:不收版面费
  • 字数要求:10000以内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
    综合因子:0
  • 审  稿 费: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
  • 官网网址:
  • 电话传真:0571-87039808(202501期)
  • 电子邮箱:caazgzk@126.com(202501期)
  • 微信公众号: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中国篆刻杂志(caazgzk)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邮箱:caazgzk@126.com

      3、刊内电话:0571-87039808

      4、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中国篆刻杂志(caazgzk)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0日出版。

      6、不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

      2025年6月9日星期一

      中国篆刻》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中国篆刻杂志2025年06月08日20:00 浙江

      《中国篆刻》是由中国美术学院主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3-1394/J,国际刊号:ISSN2096-9953)。

      本刊立足印学本位,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在书法篆刻领域的深厚历史积淀,为海内外印学研究搭建交流平台;致力于梳理学科传统,汇集前沿研究成果,面向高校及社会各界,刊布最新研究成果与资料,显扬中国篆刻在国际视野和当代大文科背景下的独特价值。

      本刊以印为中心,从印出发,围绕“印”及相关制度、材质、文献等方向的研究,设置四大版块:

      溯 源

      选择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的旧文进行回顾和刊布,旨在梳理学科体系,唤启学人对印学研究的追根溯源。

      专 题

      刊布的内容涵括印史、历代印制、印谱印著、印人印事、玺印篆刻辨伪、印章及篆刻美学、入印文字、封泥及抑印砖瓦陶文、历代书画作品印迹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尤以刊布从文字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制度史、艺术史、思想史等角度作为切入点的研究论文为重点。

      鉴 藏

      刊布海内外新出与旧藏的历代官私印、图形印、文人篆刻、异域印章以及封泥、陶文、砖瓦(含实物、墨拓等)和珍稀印谱的图片资料与考释文字。

      传 播

      刊布有代表性的篆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案例,印学专著评论,海内外考古发现的玺印篆刻资料信息,学者访谈等等。

      征稿范围为“专题”“鉴藏”“传播”版块  

      《中国篆刻》杂志诚邀印学研究领域以及相关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赐稿

      投稿须知

      一、来稿须为未发表的原创成果,论点鲜明、论证严谨、语言精炼。字数以不超过万字为宜。

      二、论文标题不超过20字,需附200字以内的摘要及3到5个关键词。如文章有项目资助请在文章题目后以*形式出注。

      三、论文投稿请提供电子文稿(word),文中图版请提供300dpi以上分辨率(JPG\TIF格式)文件。图版需单独打包压缩文件夹,并注明电子文稿(word)中对应图版的位置。图版应附文注明来源,包括作者、释文、材料、尺寸、收藏地、出土地等信息。印蜕图片尽量使用原大扫描件(可扫描印谱、出版物),印章实物照片尽量使用白底或浅灰底拍摄。    

      四、论文请使用标准简化字,非必要请勿使用异体字与俗字,如需造字请附清晰造字图片。

      五、论文请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若连续使用书名号或双引号,其中间不加顿号。凡所征引的中西文文献资料,皆请谨慎核对,务使其准确无误。如原文有误植、错简,或原译有不够精确处,一般从原书过录,不作改动;对有碍于正确理解的错处,可以出注形式说明。铜器名称、碑刻名称不用书名号。

      六、论文注释请采用页下注,均用阿拉伯数字(1、2……)且全篇连续编号。正文内图注一律在标点符号内。  

      七、文章中首次涉及古代中国、日本、朝鲜等帝王年号及人名应括注公元年份。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晋永和九年(353),赵孟頫(1254—1322)。    

      八、论文注释中凡首次征引文献、论著时,需标识:作者(含编译者);书名;卷次与篇名;版本;页码。再次征引同一文献时仅需标注作者、题名、页码,版本信息可以省略。征引古代文献需标注朝代名称,并将朝代置于圆括号内冠于人名前;征引海外文献或外籍著述国内翻译本,需注明作者国籍,用方括号括注并冠于人名前。    

      举例说明:

      (清)王猷定《四照堂集》卷十二《跋董文敏书》,《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本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01下—102上页。[德]雷德侯著、张总等译、党晨校《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北京:三联书店,2020年,第138页。   沙孟海《印学史》,杭州:西泠印社,1999年,第1页。   裘锡圭《浅谈玺印文字的研究》,《裘锡圭学术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87页。   曹锦炎《湖州出土道教封泥考》,《新美术》2021年第1期,第199—202页。

      投稿邮箱:caazgzk@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投稿《中国篆刻》杂志”,并附作者联系方式、工作单位、职称或职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以便联系。

      投稿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中国美术学院1A-501,《中国篆刻》杂志。

      联系电话:0571-87039808

      *来稿杜绝抄袭,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使用图片如涉侵权,责任由作者自负。本刊严格保护作者稿件信息安全以及作者隐私。来稿请使用规范化学术用语,学术论辩文章请勿涉人身攻击语言。另本刊发表的文章均不代表本刊意见,由作者文责自负。

      *来稿一经刊用,本编辑部可对来稿进行技术编辑、删改,如有特殊要求请于来稿时注明,否则视同全权委托编辑部编辑处理。  

      *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自收到稿件起3个月内,无论采用与否,编辑部均以书面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告知作者。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及样刊2册、抽印本10本。

      *本刊对刊登的稿件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转授权和为期两年的专有版权。作者如有异议和特殊要求,请于投稿时声明。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所付稿酬已含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  

      *本刊无任何网络投稿平台,不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接受投稿,不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敬请周知!

      《中国篆刻》杂志立足印学本位,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在书法篆刻领域的深厚历史积淀,为海内外印学研究搭建交流平台;致力于梳理学科传统,汇集前沿研究成果,面向高校及社会各界,刊布最新研究成果与资料,显扬中国篆刻在国际视野和当代大文科背景下的独特价值。

      主管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单位:《中国篆刻》杂志社

      编辑部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1A-501室

      邮编:310002

      投稿邮箱:caazgzk@126.com

      电话:0571-87039808‍‍‍‍‍‍‍

      联系人:王文超 王冬亮  张 震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