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出土文獻與古史研究(出土文献与古史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集刊 - 半年刊
  • 出土文獻與古史研究(出土文献与古史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 复合影响因子:0
  • 知网
  •  
  投稿方式:Email投稿 更多信息见微信公号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高频栏目

100%期平均发文量16篇
暂无一作信息.
暂无单位信息.
暂无关键词信息.
  • 更多

    期刊简介

  • 《出土文獻與古史研究》(半年刊)是由湖南大學簡帛文獻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集刊。旨在爲研究出土文獻與古史問題的學者提供發佈原創性成果、交流觀點的平台。主要栏目:甲骨金文與古史研究、簡牘帛書與古史研究、石刻文獻與古史研究、圖像器物與古史研究等。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出土文獻與古史研究(出土文献与古史研究)(集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湖南大學簡帛文獻研究中心
  • 国内刊号:【集刊】
  • 国际刊号: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湖南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历史
    版面费用:不收版面费
  • 字数要求: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
    综合因子:0
  • 审  稿 费:
    稿费: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
  • 官网网址:
  • 电话传真:0731-88823940(微信公号)
  • 电子邮箱:hdctwx@163.com(微信公号)
  • 微信公众号:湖大简帛文献与书法艺术研究中心(微信公号“岳麓书院”信息)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投稿邮箱:hdctwx@163.com(微信公号)

      4、联系电话:0731-88823940(微信公号)

      5、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两辑。

      6、微信公号信息: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費用。

      2024年3月19日星期二

      《出土文獻與古史研究》稿約

      【微信公众号“岳麓书院”信息】

      岳麓书院 2023-03-23 21:32 湖南

      《出土文獻與古史研究》是由教育部等八部委協同主管的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发展工程共建單位湖南大學簡帛文獻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集刊,旨在爲研究出土文獻與古史問題的學者提供發佈原創性成果、交流觀點的平台。

      本刊将於2023年推出,每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兩輯(4月、10月各刊行一輯),中國知網、中國集刊數據庫等全文收錄。

      本刊倡導從文獻實證的角度出發對出土材料與古史問題展開研究,常設“甲骨金文與古史研究”“簡牘帛書與古史研究”“石刻文獻與古史研究”“圖像器物與古史研究”四類欄目,並設“考古發現”“學術書評”等專欄,凡主題相符、確有創見之成果,皆樂於刊用,尤其歡迎海內外中青年學者投寄論文。

      注意事項

      來稿應符合本刊宗旨、遵守學術規範,凡抄襲剽竊或一稿多投者,作退稿處理。

      來稿字數不限,但以兩萬字以內為佳,用通用規範繁體字(一律使用新字形)排印。請同時發送論文齊清定全文的Office Word版本(後綴名爲DOC或DOCX)和PDF版本(後綴名爲PDF)。如有自造字、圖表或其他特殊內容,請存爲附件,一併發送。

      格式要求

      (一)題目、作者、摘要、關鍵詞

      稿件的中文題目限20字以內,摘要限300字以內,關鍵詞限5個以內。題目字體與字號爲宋體三號加粗(副標題宋體小三號),作者姓名爲仿宋體四號。摘要、關鍵詞爲宋體五號。

      題目、作者、摘要、關鍵詞的英文置於文後,字體爲Times New Roman。英文题目字號爲小四號加粗,其餘内容字號均爲11號。英文題目與關鍵詞請注意大小寫問题。

      (二)題注

      來稿如係科研項目成果或向有關人員表示感謝,應以“*”題注的形式在稿件正文首頁下方標明,題注字體與字號爲宋體小五號,括注項目批准編號。

      (三)正文

      1.正文文字請用宋體五號。

      2.正文中標題編排格式爲:

      一級小標題用“一、”(居中、黑體四號);

      二級小標題用“(一)”(左側縮進2個字符,宋體五號加粗);

      三級小標題用“1.”(左側縮進2個字符,宋體五號)。

      3.正文中徵引的文獻例句用楷體五號(左右縮進2個字符,並且首行縮進2個字符),可於句後括注出處;例句如需排列,請採用(1)(2)(3)……的形式連續編號。例如:

      (1)治它縣官,必先調護之。·卅一。(《岳麓書院藏秦簡》1449)(2)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鸣》)

      引文獨立成段時格式如下:

      《漢書·賈誼傳》有下面這樣的話:

      誼為長沙傅三年,有服飛入誼舍,止於坐隅。服似鴞,不祥鳥也。誼既以適居長沙,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

      4.正文中涉及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現代出版物冊數頁碼等內容,均使用阿拉伯數字。

      5.正文中的圖片清晰度不低於600DPI,確保無產權爭議,對於涉及版權歸屬的圖片資料由作者負責;正文中的圖片自造字或表外字一律採用圖片格式插入正文(不使用編碼方式造字),未經隸定的原形圖片字應儘量脫去底色。正文中的圖片除了隨文插入word文檔外,須將原圖jpg格式標明序號和圖題一併發至郵箱。

      6.正文中圖片、表格如超過一個,請分別用“圖1”“圖2”……及“表1”“表2”……的形式標明序號,並擬定圖題、表題。表格若跨頁,續表加排表頭,同時要標注“續表”二字。圖表内文字一律用宋體小五號,圖題位於圖片下端並居中;表題位於表格上端,齊表頭。

      7.正文中的引述文獻標注采用頁下脚注,小五號楷體,每頁重新編號,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即1、2、3……)。相同書籍第二次引用,省略出版信息。注释标注格式如下:

      (1)期刊、集刊或論文集中的文章

      書寫順序:作者或編者(2人以上,中間用“、”字符)、文題(加書名號)、刊名或論文集名(加書名號)刊期/卷號、(出版社、出版年)、第xx頁。例如:

      王延中:《正確認識中華民族歷史觀》,《歷史研究》2022年第3期,第22-32頁。許鵬、郜麗梅:《頻陽縣廢置年代考略》,《文史知識》第7期,中華書局,2022,第171頁。

      (2)專著

      書寫順序:作者或編者(2人以上,中間用“、”字符)、書名(加書名號)、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例如:

      張玉春:《〈史記〉版本研究》,商務印書館,2001,第12頁。顧颉剛、史念海:《中國疆域沿革史》,商務印書館,1999,第45-46頁。

      (3)古籍

      ①刻本、稿本

      書寫順序:作者或編者、文獻名(加書名號)、卷册、版本、頁碼。例如:

      張金吾編《金文最》卷一一,光緒十七年江蘇書局刻本,第18 頁b。

      ②點校本、整理本

      書寫順序:作者或編者(加書名號)、文獻名、卷册、點校者(整理者)、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例如:

      蘇天爵輯《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三《廉訪使楊文憲公》,姚景安點校,中華書局,1996,第257-258 頁。

      (4)學位論文

      書寫順序:作者(2人以上,中間用“、”字元)、文題(加書名號)、學位授予機構,論文類型、文獻形成時間、頁碼。例如:

      陳劍:《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第15頁。

      (5)報紙

      書寫順序爲:作者(2人以上,中間用“、”字符)、文題(加書名號)、報紙名(加書名號)、出版年月日、版次。例如:

      李眉:《李劼人軼事》,《四川工人日報》1986年8月22日第2版。《西南中委反對在甯召開五全會》,《民國日報》(廣州)1933年8月11日第1張第4版。

      (6)外文參考文獻等

      書寫順序同中文。文章、書名排斜體。例如:

      小野五郎:『現代日本の産業政策一段階別決定刃のメカニズムー』、東京:日本経済新聞社1999年,第27頁。Randolph

      Starn and Loren Partridge, The Arts of Power: Three Halls of State in

      Italy, 1300-1600,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19-28.

      (7)其他

      非正式出版的論著、會議文集或非紙質媒體發表的論著,可以當頁脚注的形式注明,但引用內容不得涉及知識產權糾紛。

      同一作者(編者)如有數條文獻的,逐條分行排列,按文章发表年份顺序排列。作者(編者)在三人以上時,可在第一作者(編者)後加“等”字。

      中文目録的編排順序按作者(編者)姓氏的音序排列;譯著按中文目録格式寫。外文目録一律排在中文目録後,順序先日文(文獻順序按作者姓氏中文讀音排序)後西文。

      (四)作者簡介與聯繫方式

      宋體五號。

      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籍貫、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

      作者聯繫方式包括: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子郵箱、聯繫電話等。

      投稿須知

      (一)本刊採用雙向匿名審稿制度。編輯部將在收到來稿後一個月内通過電子郵件告知作者審稿結果。若編輯部未能如期處理稿件,作者可在一個月後來信咨詢。若需撤稿,請及時告知編輯部。

      (二)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費用。稿件一經發表,本刊將贈送樣書兩册並支付稿酬。

      聯繫方式

      投稿郵箱:hdctwx@163.com

      通信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2號湖南大學簡帛文獻研究中心

      聯繫人:舒婧

      聯繫電話:0731-88823940

      湖南大學簡帛文獻研究中心

      《出土文獻與古史研究》編輯部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