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N中文 - 季刊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复合影响因子:0.478
  • 武B+CACJ-扩展
  • 知网,万方,维普
  •  
  投稿方式:官网投稿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高频栏目

100%期平均发文量3篇

中频栏目

50.0%期平均发文量15篇
50.0%期平均发文量11篇
暂无一作信息.
暂无单位信息.
暂无关键词信息.
  • 更多

    期刊简介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82年(1995年文理分版)是由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重点栏目《体育经纬》为“全国教育院校学报特色栏目”,学科研究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体育等。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 国内刊号:CN 41-1469/N
  • 国际刊号:ISSN 2097-4027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河南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本科学报
    版面费用:待核实
  • 字数要求: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478
    综合因子:0.316
  • 审  稿 费:待核实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https://hlkb.cbpt.cnki.net/
  • 官网网址:https://qkzx.hafu.edu.cn/
  • 电话传真:0371-65682637(202501期)
  • 电子邮箱:xbbjb@vip.163.com(202501期)
  • 微信公众号: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投稿方式:在线系统。

      2、主办单位期刊社:https://qkzx.hafu.edu.cn/

      投稿系统:http://www.hlkb.cbpt.cnki.net/

      3、刊内电话:0371-65682637

      4、刊内邮箱:xbbjb@vip.163.com

      5、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30日出版。

          2025年7月2日星期三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注意事项

      【官网信息】

      2023年7月1日起,自然科学版停止使用电子信箱接收稿件,仅通过投稿系统(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接收稿件、审稿;

      自然科学版投稿系统(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网址为:http://www.hlkb.cbpt.cnki.net/;

      作者需下载我刊论文模板,并参照模板修改论文格式;  

      稿件从收稿到初审、外审、终审,周期为2个月,审理进度将在投稿系统中及时更新。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1 正确选题

      1.1 正确选题是写好论文的前提,选题应戒“老”、戒“大”、戒“空”。

      1.2 选题应具有新颖性,必须在理论上或技术上(含材料、工艺、方法、操作、工程或产品的设计……)对所研究的项目有创见或有改进。

      1.3 本学报采用稿件涉及的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交叉学科等。

      2 区分类型

      稿件应严格区分文章类型并按不同的模式撰写。

      2.1 “学术论文”侧重理论,应提出并严密论证新的观点,文中的叙述、实验、引证、归纳和演绎、证明和反驳等,都必须服从这一主旨。

      2.2 “研究报告”型文章范围较广,它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产品的 研制,也包括新工艺、新方法、新工程的设计,撰写中注意叙述清楚研制方法、过程、要领、实验(或试验)中注意事项、性能比较、应用前景,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等。

      2.3 “阶段性成果报告”在撰写时应照顾到全课题,但稿件还必须具有相对独立性,单独成篇,使读者能从“阶段”成果看到课题全貌。

      2.4 “综述性文章”在于叙述学术动态和学科发展的状况和前景,作者 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深的学术见解,文中引用的资料应当尽可能新颖、权威、具有较广的覆盖面,作者还必须在文中表明自己的见解。此栏目一般为约稿。

      3 项目完整

      来稿中以下各项应完整,依次为

      (1)文章标题(忌大而空);

      (2)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具体到系、所,写明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文章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诸要素,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一般不超过300字);

      (4)关键词(3个~8个,其中前3个必须是“主题词”,其余可以是“自由词”;关键词应准确反映论文主题、研究角度与特点);

      (5)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

      (6)正文;

      (7)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应 完整 ,如是连续出版物按“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顺序排列,如是专著按“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顺序排列, 如是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按“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顺序排列);

      (8)英文标题;

      (9)汉语拼音姓名及作者所在单位(院、系)的英文书写;

      (10)英文摘要 (应具有与中文摘要大体相当的信息量);

      (11)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此外,还应在首页脚注位置写明第1作者的有关信息(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单位、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写明课题项目来源 (是否省、部、国家级课题基金资助项目或子项目,并提供证明材料)。

      4 遵循规范

      4.1 来稿中的图要少而精(每篇一般不多于4幅),宜大不宜小。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居中。正确标 示图序(全文从1开始连续编码)、图题、图注。

      4.2 来稿中的表须为“三线表”,表项(纵第1栏)与表头( 横第1栏)间逻辑上为主谓关系,表头前后栏间为递进或并列关系。表中的参数应标明量和单 位的符号;若大部分栏单位相同,可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其余单位标注在相应的栏内。“表序”、“表题”要完整,且居中写于表格之上;“表注”字应略小于正文,写于表 下(在表格轮廓范围内左右各缩进2格以区别正文)。

      4.3 各种数学表达式(原则上尽可能使用横式)、化学方程式、反应式、结构式均左空3格始排;文后将要重新提及的可在式尾加序号((1),(2)……)并右顶格书写。

      4.4 计量和计数前的数字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参数与偏差范围应表示为:

      3×103~8×103,20%~30%,1.5mA~3.6mA ,(25±1)℃,100+0.5-0.1 mm;外形尺寸应表示为:50 cm×80 cm×100 cm或l·b·h/cm:50×80×100.

      4.5 稿件中的外文字母、数码和符号,书写时应将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码严格区分,张量和矢量标示清楚,易混淆的外文字母要注明文种(用铅 笔),忌用不规范的手写体。来稿须提供打印稿,最好同时将文件传入我刊的电子信箱:xbbjb@vip.163.com。

      5 慎重署名

      署名作者应为参与创作、对内容负责者,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合作作品应附由全部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发表的文书,职务作品应附其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同意发表的书面材料。

      6 其他事项

      (1)来稿文责自负,严禁一稿多投(稿件发出3个月后未接到采用通知的 方可另投他刊),严禁抄袭或剽窃他人作品,凡因作品本身侵犯其他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的,作者应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因此而给本刊造成的损失。

      (2)参考或引用他人作品,必须按《著作权法》规定注明,但所引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不能歪曲被引作品原意。

      (3)作为编辑出版单位,本刊有权对来稿作适当修改、删节,若作者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声明。来稿采用与否一般不退,请自留底稿。

      (4)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等,本刊录用的论文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上述数据 库资源,其著作权使用费将在本刊所致稿酬中一次性给付。不同意其他报刊、数据库等转载、摘编者,请在来稿时声明。

      (5)本刊对于根据国家、省部、社会团体和国际组织提供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而撰写的学术文章以及根据已完成且已鉴定获奖的研究项目撰写的学术文章,一经送审通过,将优先发表;此外,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的学术论文也将受到本刊重视。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