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N中文 - 季刊
  •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复合影响因子:0.745
  • 省级普刊
  • 知网,万方,维普
  • /初级/有基金 1.9%,/副高/无基金 1.9%
  投稿方式:官网投稿 https://xb.yau.edu.cn/,这个投稿网址为百度认证!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中频栏目

66.7%期平均发文量7篇
33.3%期平均发文量5篇

低频栏目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5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5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5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8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5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5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4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5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4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6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4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9%
1.9%
10.6%
3.8%
8.7%
1.0%
10.6%
6.7%
8.7%
2.9%
5.8%
37.5%
91.7%
2.8%
2.8%
0.9%
0.9%
0.9%
   
3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 更多

    期刊简介

  •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82年,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延安大学主办。主要刊登数学、物理、石油化工、环境、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体育运动学、科学史等专题研究、研究简报、综合述评等。主要栏目:生态科学、石油与材料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建筑科学、电子信息科学等。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延安大学
  • 国内刊号:CN 61-1230/N
  • 国际刊号:ISSN 1004-602X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陕西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自科综合
    版面费用:待核实
  • 字数要求:10000-1800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745
    综合因子:0.424
  • 审  稿 费:待核实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https://xb.yau.edu.cn/
  • 官网网址:https://xb.yau.edu.cn/
  • 电话传真:0911-2333977(202204期)
  • 电子邮箱:ydzkxb@yau.edu.cn(202204期)
  • 微信公众号: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401期):

      http://zkxb.yau.edu.cn/ (打不开)

      3、官网网址(百度认证):

      https://xb.yau.edu.cn/

      4、刊内电话:0911-2333977

      5、刊内邮箱:ydzkxb@yau.edu.cn

      6、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20日出刊。

      2024年4月12日星期五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学术刊物,创刊于1982年。它以介绍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开展学术交流,培养科研人才,传承科学文化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数学、物理、石油化工、环境、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体育运动学、科学史等专题研究、研究简报、综合述评等。读者对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

      1 栏目设置

      1.1 学术论文 报道学术水平高、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显著,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全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等)一般在4000~5000字以内。

      1.2 综合评述 一般为特约稿。要求结合自己的系统科研工作对该领域国内外的前沿成果进行规律性概述,并能提出新的观点,一般在8000字以内。

      各类来稿均需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2 投稿须知

      2.1 投稿需登录本刊网站在线投稿,文件格式为PDF和Word。同时签署版权转让书,并需证明无泄密问题及作者、工作单位署名无争议。来稿不得一稿两投,有关侵权事宜由作者自负。所有稿件均需标明二级学科、联系人及其电话号码、传真和E-mail。

      2.2 投稿者不收取论文审理费。已录用稿件的发表费请通过邮局汇款至“延安市杨家岭延安大学学报编辑部自然科学版 毕伟收”(邮编:716000;电话:0911-2333977),注明稿件编号和联系人姓名、单位名称及通信地址,并将汇款信息、发票抬头等信息发E-mail至ydzkxb@yau.edu.cn。

      2.3 来稿一经受理即发送“收稿回执”,稿件呈同行专家和本刊编辑委员会审定。2个月内函告作者审理结果,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对拟刊用的稿件将提出修改建议,修改稿在规定日期内不返回者,按自行退稿处理。在修改稿正式发表之前,本刊有权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并请作者校对时认定。修改稿定稿后,不允许更改作者署名。

      2.4 本刊所载论文已被国内外各检索刊物摘录,如有异议请事先声明。本刊将一次性支付稿费,赠送样刊一份。

      3 文稿要求

      3.1 文稿的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英文稿不需要)、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标题应准确、清楚、简洁地概括全文,不使用没有得到科技界、学科内公认的缩略语、缩写词。应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有关原则,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尽量少用“…的研究”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各作者之间以“,”分隔。两个字的作者名字间空一格,外籍作者用英文全名,不能缩写。

      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大学应标注到具体的学院),、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单位信息项用圆括号“( )”括起。多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序号,单位编号应按在文中的出现顺序依次排号,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隔。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编号。

      中文摘要不少于200汉字。对于实验性论文应写成报道性摘要,至少5~6个整句,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缺一不可)等。综述性论文写成指示性摘要(一般用一句话简明扼要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然后说明综述内容、方法、目的)。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词汇,不应出现“本实验”等主语性的开头。并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全文的主要信息(特别注意所述内容均应包含在正文中,且数据一致)。不要重复题目,给出文中的主要信息、关键步骤或数据,以便于检索。摘要中首次出现的英文缩写名,不能直接用英文缩写形式,需用中文名(英文缩写)形式。

      中文摘要独立成篇,不分段,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关键词应有3~8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不同关键词之间用“;”分隔。缩略语应先写中文全称。

      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

      第一页地脚处注明联系人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学术职务(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等)]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类别(包括批准号)。

      文稿的层次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例如,一级标题使用1、2、3、……;二级标题使用1.1、1.2、1.3、……。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2)、3)、……。再以下,使用a)、b)、c)、……。文稿的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例如:图1、表2、文[3]、式(4)、定理5。

      3.2 英文部分

      英文文题的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英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一般不用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尽量少用study on和study of,不宜有缩写。我刊英文题名统一为实词首字母大写,虚词、介词、连词小写,拉丁文名和专用名词按其规定著录大小写形式。

      作者姓名 其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例如:WANG Da-zhong。

      作者机构的英文 应写正式全称英文作者单位,被包含的单位在前,大单位在后,例: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英文书写为: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英文单位原则上与作者单位网站上写法一致,便于读者查找。

      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不少于100个英文单词,缩略语应加以说明。

      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

      1) 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 2) 尽量使用简单句; 3) 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4) 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5) 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6) 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同内容涉及的数据一定要一致,实验性论文的摘要至少应包括:Purpos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四部分内容,以200个实词为宜,不分段落。Methods、Results部分一般用过去式时态进行叙述,句子不以阿拉伯数字开头,必要时用英文数词表示数字。缩写词首次出现时请给出全称。微生物、植物拉丁文名的属名、种名用斜体。尤其注意:专业名词的正确使用(大鼠:rat,小鼠:mouse等)及其数的形式正确(data are shown…);有关数量大小、倍数、百分率、分数问题的正确表达;尽量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

      英文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应。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除专有名词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3.3 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

      文稿作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地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

      量的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量符号可带有角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符号之间, 留一英文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3.4 数字和字符的正体和斜体

      单一字母量的符号、变量符号、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一般函数符号等使用斜体。多个字母组成的量的符号:除特征量使用斜体以外,一般使用正体。

      矢量(向量)、矩阵、张量的符号使用黑斜体。使用正体的情况有:国际标准单位(SI)词头和量单位、从文字转化的角标、阿拉伯数字、叙述性文字、化学元素符号、缩略语、仪器的规格型号、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率 π、复数的虚部 i 或 j、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连加号∑、对数号(lg、ln、lb)、及sin、tan、lim、min、max等。

      3.5 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

      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0.100~999之间。

      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英文空格。如 “π= 3.141 592 6”。

      3.6 插 图

      插图应当清晰,有自明性。插图一般不超过6幅。幅面一般为 h×w = 50 mm×70 mm。

      插图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字,后见插图,即放在引用该插图的文字自然段之后。

      图注的字体:汉字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图注的字号统一用8磅(point,p)。图线应做到主、辅线分明:轮廓线、框线、曲线用粗线(0.8 p,或0.3 mm);尺寸线、指引线、坐标轴用细线(0.4 p,或0.15 mm)。

      函数图的标目中,应使用量的符号与该量单位的符号之比,例如“p / MPa” ;标值应圆整:即宜为2、5的整倍数;标线(刻度)、标值的数目:3~7个;标线(刻度)朝向图内。

      应当以比例尺来表示地图或显微图的尺度放大或缩小。

      3.7 表 格

      表格在文中的位置: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字,后见表格。单栏内的表格,其宽度限25汉字(或48字符)。表示量值的表格宜用“三线表”。三线表的第一行作为表头。表头中,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θ/℃”。

      3.8 参考文献的要求

      3.8.1  参考文献表的著录原则

      1) 本刊所发表科技论文必须列出参考文献表,以便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详细出处,提供论文论点的科学依据,反映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展的传承关系,表示作者的严肃科学态度,尊重研究人员(不仅包括其他研究人员,也可以包括该文作者)的前期研究成果。

      2) 所引用文献必须是作者本人直接阅读过的、正式出版的、最主要的、最新鲜的相关文献。

      3.8.2 参考文献著录表的一般要求

      1) 参考文献表应放在论文的结论之后。

      2)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进行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

      3) 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少于6条。

      4) 中文的参考文献,在原文参考文献之后,附加英文译文。文献译文与文献原文共用一个引文编号。并在一文之后,加注“(in Chinese)”。

      3.8.3 作者人名的表示方法

      1) 作者人数不超过 3 人的,全体姓名都写;作者人数超过 3 人的,前3人的姓名都写,余者不写,后面加“,等”或“,  et al”。 人名之间用“, ”分隔。不用“和”或“and”。

      2) 不论中国和外国的作者,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

      3) 西方作者的姓名中,名字部分缩写,但是缩写后不加缩写点。

      4) 拼音写法书写的中国作者姓名只分为“姓”、“名”两段。“姓”的全部字母都大写,“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正例:WANG Dazhong;

      错例:Wang Da Zhong、Wang Da-zhong、Da-zhong Wang。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及示例见表1、2。

      表2中的空格、点号,全部使用西文标点。注意:标点前后有无空格。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