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N中文 - 双月刊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复合影响因子:1.287
  • 北核CSCD科核武A
  • 知网,万方,维普
  • /有基金 48.2%,/初级/无基金 1.8%
  投稿方式:官网投稿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高频栏目

100%期平均发文量4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7篇
100%期平均发文量10篇

中频栏目

3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33.3%期平均发文量1篇

低频栏目

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48.2%
1.8%
4.4%
0.9%
6.1%
0.9%
0.9%
1.8%
1.8%
1.8%
0.9%
5.3%
0.9%
12.3%
0.9%
5.3%
1.8%
2.6%
0.9%
0.9%
53.0%
19.7%
15.4%
3.4%
2.6%
1.7%
1.7%
0.9%
0.9%
0.9%
   
4次 走势图
4次 走势图
4次 走势图
4次 走势图
4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 更多

    期刊简介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全国公开发行。主要发表医学相关的国内外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栏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研究、综述、专题等。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 国内刊号:CN 44-1575/R
  • 国际刊号:ISSN 1672-3554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广东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本科学报
    版面费用:
  • 字数要求:10000-2600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1.287
    综合因子:1.02
  • 审  稿 费:待核实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http://xuebao.sysu.edu.cn/
  • 官网网址:http://xuebao.sysu.edu.cn/
  • 电话传真:020-87331643;87330827(官网)
  • 电子邮箱:XBmed@mail.sysu.edu.cn(202404期)
  • 微信公众号: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404期):

      http://xuebao.sysu.edu.cn/

      3、官网电话:020-87331643;87330827

      4、刊内邮箱:XBmed@mail.sysu.edu.cn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出版。

         2024年8月29日星期四

      关于网络上假冒本刊编辑人员诈骗的声明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04-26 14:31 发表于广东

      广大作者、读者朋友们:

      近期多位作者和我们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编辑部通过已经发表的文章作者邮箱进行诈骗,请求加微信,否则有撤稿风险。

      为澄清事实,保障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利益,谨防非法机构打着我刊品牌旗号招摇撞骗,特作出以如下声明:

      1. 虚假网站与本刊无任何关联性。请广大作者注意甄别,如在假冒网站投稿或向假冒网站个人账户汇款遭遇诈骗,本刊概不负责。

      2. http://xuebao.sysu.edu.cn/是本刊唯一官方网站,作者可直接注册登录进行在线投稿和查询。本刊与作者发生的经济往来,均通过对公汇款方式进行,不允许任何个人以私人账户、二维码接转款项。

      3. 本刊不收取“版面预订费”、“版面定金费用”、“绿色通道”等项目费用,如出现让作者以任何形式支付上述费用并汇到个人账户的行为均属欺诈行为,本刊概不负责,请广大作者提高警惕。

      4. 本刊将严厉打击非法网站的侵权行为,并对不法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特此声明,以正视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编辑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征稿简约

      【2023年01期信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中文核心期刊。本刊登载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医学学术研究稿件,宗旨为医学宗旨为医学学术交流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传播而服务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传播而服务;;主要发表医学相关的国内外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发表医学相关的国内外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1 一般说明

      (1)本刊栏目设有专题栏目专题栏目、、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综述综述、、研究快报研究快报、、研究述评研究述评、、医学名师名医论坛及教学医学名师名医论坛及教学研究研究、、技术研究技术研究等。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讨论有据并紧密结合结果,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统计方法正确。投稿字数尽量控制在 6 000-12 000 字(包括图表)。

      (2)本刊实行网上在线投稿,网址::http://xuebao.sysu.edu.cn,请作者保证稿件没有一稿多投以及保证稿件内容的真实性和可公开性。所有来稿将首先经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有无抄袭。本刊实行单盲审稿制。

      (3)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刊发稿件有修改权,重大内容修改与作者商量后决定。不同意修改者请事先声明。

      (4)本刊已入编国内外相关的部分全文数据库,来稿一经录用,将同时被这些数据库收录,稿件处理费均一次性付清。作者如不同意,须在投稿时向本刊声明,无声明者视为同意。

      (5)著作权转让与条款及法律责任,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部分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本刊,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并保有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

      (6)作者在投稿时,需上传如下资料:1)所有作者签名的《版权转让合同书》扫描件(下载地址:http://xuebao.sysu.edu.cn/Jweb_yxb/CN/column/column27.shtml);2)基金证明(临床与病例讨论栏目的稿件可无);3)作者贡献声明;4)利益冲突声明;6)伦理审批件(如研究涉及人或动物);7)知情同意书(临床与病例讨论栏目的稿件)。

      2 题目与摘要部分

      2.1 中文题名

      要求简短、精确,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避免使用非功能性词(如“研究”或“观察”等)和非公知公认的缩写(如 CMA,PCNA 等)。课题基金项目情况在首页地脚处以“基金项目:”注明基金与项目的类别和编号。

      2.2 作者

      只写实质性参与并能解答有关论文问题者,一般作者数量控制在 8 个以内,作者间以“,”分开。投稿成功后,不得添加和调换作者顺序。请在首页地脚注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工作电子邮箱(E-mail)、联系电话(编辑部联系专用)及其它必要说明的事项。

      2.3 作者单位

      位于作者下一行,用括号注明,形如“(1. 中山大学××科室,广东 广州 邮码;2. ……)”。并列单位可用“//”隔开。不同单位者请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以右半括号标注引出,作者单位相应注明。

      2.4 中文摘要

      按结构式摘要书写,明确标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 个要点。摘要应简明扼要。

      2.5 关键词

      3~8 个,尽量从《医学主题词表》中选取,可用“/”后加副主题词标明学科或方面,如:帕金森病/病理学。

      2.6 中图分类号

      即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 5 版为准,生物类以 Q 开头,医药卫生类以 R 开头(R类的中图分类号亦可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的分类号中获取)。

      2.7 英文题名

      实词及多音节介词首字母应全部大写,与中文题名对等翻译。

      2.8 作者拼音

      应按“姓大写名小写”及双名间以“-”隔开的规则书写,如:ZHANG Lao-san。下列作者单位的英文,形同中文。在英文作者单位与英文摘要之间注明:Correspondence to:(英文通信作者名),E-mail:通信作者电子邮箱)。

      2.9 Abstract

      与中文摘要对等翻译,注明【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

      2.10 Key words

      与中文关键词对等翻译,可以按其规定组配相应副主题词。

      3 正文部分

      3.1 引 言

      无须标注“引言”二字,应交代清楚该课题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等并引用文献作为依据。

      3.2 层次格式

      如“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2 结 果”“3 讨论”“3.1 讨论第一小点的中心标题”……。每一层次皆应有一个相应的层次标题,第 1 层和第 2 层后的内容应重新起段,第 3 层后可空 1 格后接排,不分段。

      3.3 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审定的各学科规范名词为准,如“梗塞”应为“梗死”,“何杰金氏病”应为“霍奇金病”,等。药物名称采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我国药典中的通用名,而不用商品名。

      3.4 缩写与全称

      非各学科公知公认的缩写首次出现时应有全称(中文摘要中有中文全称与英文缩写对照,正文中另有中文全称、英文全称及英文缩写对照),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缩写之后不再加圆点,也不用复数形式。本刊列举的常用缩写(CT,MRI,DNA,RNA,PCR,ATP,HE 染色等),可不必与全称对照。

      3.5 大写与小写

      除英语语法规定和专有名词、缩写词之外,一般应为小写。

      3.6 正体与斜体

      斜体多见于代表变量的字母如 x、y 等。统计学符号如 P、F、t、s 等,量符号如体积 V、压力 p 等,表示旋光性、分子构象、取代基等的化学符号如 l、d、o、trans、p、Z 等,生物学中属及属以下拉丁文学名(如寄生虫、微生物及中草药等的拉丁文学名)应使用斜体。其余情况一般为正体,如缩写、单位符号、化学元素符号等。

      3.7 上角与下角

      区分上角与下角,如文内参考文献标注为上角标,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为下角标、价数为上角标,幂次为上角标,量符号的修饰用正体的下角如:(物质的量)浓度峰值表示为:cPeak,但具体物质宜用括号修饰而不用下标,如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8 量和单位

      参见 GB 3102.3-1993。量符号一般为希腊或拉丁字母的小写斜体,如浓度 c,质量 m,速度 v 等。在表达量值单位时,即使在文字叙述当中也应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正体),如 5 mmol/L 的 H2SO4,3 d,2 h,15 min 和10 s,数字与单位之间空以半字间隙。单位符号不应再加修饰词,如“/kg 体重”则是错误的。应注意将旧制单位转换为新制单位,如:rpm 应换算为重力加速度的倍数(× g,或 r/min 并标明离心机的半径 r)。组合单位不使用双重斜线,遇到这种情况可转换为-1 次幂,如“5 mol/L/kg”可以写为“5 mol•L-1•kg-1”或以括号括起如5 mol/(L•kg)。图表中量和单位一般以“量符号/单位符号”表示,前斜后正,如:t/min,cMax/(mol•L-1),pA(CO2)/kPa。

      3.9 数字用法

      凡是使用阿拉伯数字而又得体的地方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5 d”“重复 3 次”等。数值范围注意前后皆应有数量级如 3×103~8×103。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分别带上单位如 1 cm × 1 cm × 1 cm。均数加减标准差者取以同一指标最小标准差为准,取至 2 位非 0 数字(含小数点前数),其余标准差与均数取至相同小数位即可,如(27.67±3.31)取至(27.7±3.3),多余位数为虚假精确。如遇百分形式的偏差,建议以“(30±3)%”的形式报告以免“30%±3%”中的偏差被误解为 30% 的 3%(即 0.9%)。

      3.10 材料与方法

      为第 1 大层次,应交代清楚研究涉及的研究对象(包括病例的来源与时间、纳入排除标准)、化学品与仪器、分组方法、实验方法、观察指标及统计方法,重要的化学品及仪器应有来源和产品号等内容,以便重复实验时能得到验证。

      3.11 统计学

      实验方法应符合统计学原则。统计学方法的描述要交待所用软件、数据描述方法(描述均数时应附误差说明如标准差或标准误等,描述正态分布的数据应同时列出均数均数 ±标准差标准差(xˉ ± s),描述非正态分布的数据时应同时列出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中位数和四分位数 M(P25~P75))、对每一个(或每一类)指标的统计检验方法、不满足相应检验条件时的处理方法、特殊统计学方法、检验假设的侧数与检验水准等。统计学结果应须标明统计方法名称、样本量、检验统计量(如 t、F、χ2 等)值(保留小数点二位以上)、确定 P 值(保留小数点三位以上)。统计学符号皆为斜体,如概率 P,相关系数 r,样本数 n,卡方检验 χ2 等。经统计检验,P<α 时,应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能推论为“差异显著”或“有显著(性)差异”。请注意,实际差异比 P 值更重要!

      3.12 结果部分

      为正文的第 2 层。注意只将主要结果总结列出,此处不做分析讨论,每一层都应有一个小标题。

      3.13 图和表

      图片应有自明性(即脱离正文也意义自明),少而精,缩写应注全称。图示不与文字叙述重复。图插在相应文字段的后面,图片清晰,正文提示时应先见文字后见图,如“实验结果显示,……(图 1)”等。Western blot 蛋白印迹等定量图应在其上面附含误差标记的柱状图。注意区分图题(即……图)与图注,图题为中英文对照,图注为纯英文,详细说明由图可见的结果。如为统计图,应附样本量以及统计检验方法、统计检验量值与确切概率 P值,统计结果的引出以半圆括号的 1)、2)、3)等标记,上标。显微照片还应标明放大倍数或标尺。图内的英文符号也应注意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国际符号等,且应以合适大小的字符显示。图内的显著特征(如阳性细胞)应以不同形状的箭头标示。本刊全彩印刷,线条和柱状等图中的各条线和柱等请以不同颜色绘制,不同图中相同指标用同种颜色,其他图也尽量采用彩图。在图内空白处附图例。图中的量和单位一般以“量的斜体/单位符号的正体”表示,坐标轴说明顺坐标方向,如以分钟为单位的时间表示为:t/min 等。

      表格亦应有自明性,且不与文字叙述重复,插在相应文字段的后面。表题为中英文对照,其余部分(如表的内容和表注等)为纯英文,注意其规范表示。表格采用三线表,标目中的量和单位一般以“量的斜体/单位符号的正体”表示,如以千帕为单位的血压:pblood/kPa。若所有表中所有指标(量)的单位皆相同,则可在表的右上角以括号注明。表中角注以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的上标依次标出,如 27.7±3.3 1),2)……。

      图表排版要求

      ① 编辑部要求作者提供的修改稿格式为 WORD 文档。

      ② 图、表的半栏、通栏问题。

      图、表在修改时要确定好是排半栏还是通栏,编辑部原则上不会再改变图、表的大小及排版格式(如半栏或通栏)。

      图的大小不能超过版心。半栏图,宽度设置为≤8.2 cm;通栏图,宽度设置为≤17 cm。

      表格要求撑满版心。半栏表,宽度设置为 8.2 cm;通栏表,宽度设置为 17 cm。

      ③ 图的排版要求。

      中文图题用五号字,黑体;英文图题用五号字,Times New Roman,加粗;如上图中的红框红框所示所有图示等文字符号用五号 Times New Roman,如上图的绿框绿框所示

      注意把图的大小比例调至适当比例,编辑部原则上不对图的大小再做调整。

      坐标图的坐标轴要结束在坐标刻度处,如上图中的黄框黄框所示。

      一个大图中有几个小图的,一定要给每个小图编号,如 A、B、C……并放至小图右下角;注意一定要把所有小图拼成一个大图文件。否则上传到自动排版系统中系统会将一个图处理成几个单独独立的图。

      图中所有的内容,包括文字、符号,以及大图中的各个小图,都要求做成嵌入式的,不能是浮动式的。

      ④ 表格的排版要求。

      表题及表格中的所有文字,原则上均为五号,中文表题用黑体,英文表题用 Times New Roman 并加粗。

      如果表格较大,五号字排不下,才可以考虑更小的字号。表格内容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 不加粗。

      表格中单行的行高请设定为 5.78 mm,双行的行高请设定为 10.8 mm,多行的行高请参考以上两个行高设定。

      3.14 讨论部分

      不能只是重复结果,也不应脱离结果,应严密结合结果进行有理的解说、有据的推论。讨论应有层次和逻辑性,总结出层次标题分层讨论。推荐依次讨论以下内容:主要发现、可能机制、研究的不足、综合证据、意义与应用、结论等。引用他人结果应标注参考文献。

      3.15 致谢部分

      对研究工作有过不同形式的帮助但不对文章负责的人员或其他情况可以在正文之后给以致谢。

      4 参考文献部分

      参考文献应以正文所引用的顺序依次以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注(如[1],[2]..... 上标上标)。文内标注位置为:有作者名者标于所引用作者名之后,仅有内容者标于内容之后,多条文献以逗号分开(连续文献以“-”相连)。文后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推荐多引用近年文献。注意中文参考文献需同时翻译成英文附在其后。参考文献列表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参见 GB 7714-2015。附几种主要类型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连续出版物(期刊)中论文(其文献类型标识符为 J)的著录格式为:

      [序号]作者 1,作者 2,作者 3,等.文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注意,其中作者名 3 个以内全列出,超出则列前 3 个再加“等”字,中间间以逗号,中外文姓名均按姓前名后的形式列出,外文名字缩写。作者、题名、刊名等之间是圆点而不是句号。外文刊名按 Index Medicus/PubMed 缩写格式书写。

      例如:

      参考文献

      [1] 陈攀宇,李满超,孙鹏,等 . 小儿腹腔镜在青春期及青春期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生育力保存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2,43(5):764-771.

      Chen PY,Li MC,Sun P,et

      al.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pediatric laparoscopy in

      the fertility preservation in pubertal and prepubertal patients with

      thalassemia major[J]. J Sun Yat-sen Univ(Med Sci),2022,43(5):764-771.

      [2] Qi X,Lin W,Wang D,et al. A role for th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signal pathway in depressive-like behavior[J].Behav Brain Res,2009,199(2):203-209.

      专著(其文献类型标识符为 M)的标注格式为:

      [序号]编著者. 专著名称[M]. 版次(第 1 版可省).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页-止页.

      例如:

      [3] 姚志彬,陈以慈 . 脑研究前沿[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237-239.

      Yao ZB,Chen YC. Advances in brain research [M]. Guangzhou:Guangdong Province Sci-tech Publishing House,1995:237-239.

      [4] Gibas C,Jambeck P. Developing bioinformatics computer skills[M]. Beijing:O'Reilly & Associates Inc,2002:317-323.

      专著中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析出责任者 . 析出题名[析出文献类型码]//源责任者 . 源题名 .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 .

      例如:

      [5]

      Marting G. Control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Austalia[M]// Pattle LW,

      Cox BJ. Electronic resources: selection and bibliographic control. New

      York: The Haworth Press, 1996:85-96.

      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期刊中论文或专著的电子文献按相应文献格式著录后,再补充电子文献更新或引用日期和获取路径,相应文献类型标志后再加载体类型标志(“/OL”“/CD”或“/DB”等相应表示在线、光盘版或数据库)。

      例如:

      [6] 江向东 . 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 情报学报,1999,18(2):4. [2000-01-18]. 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qbxb/qbxb99 /qbxb990203.

      Jiang XD. Solution of information/library manage system on internet/intranet[J/OL]. J China Society Sci Techn Inform, 1999,18(2):

      4.[2000-01-18]. http://www.chinainfo.gov.cn/ periodical/qbxb/qbxb99/qbxb990203.

      [7] 萧钰 .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 http://www.creader.com/news/200911219/200112190019.html.

      Xiao

      Y. Publishing industry informaionization has entered the fast lane.

      [EB/OL]. (2001-12-19)[2002-04-15]. http:

      //www.creader.com/news/200911219/200112190019.html.

      (本刊编辑部)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