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北大政治学评论(集刊)
集刊 - 半年刊
  • 北大政治学评论(集刊)
  • 复合影响因子:0
  • AMI核心C集刊(23-24)
  • 知网,维普目次
  • /有基金 63.0%,/正高/无基金 3.7%
  投稿方式:Email投稿
  • 栏目频次
  • 一作占比
  • 单位占比
  • 热词

高频栏目

83.3%期平均发文量2篇

中频栏目

33.3%期平均发文量2篇
6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低频栏目

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4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4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4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4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5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3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4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2篇
16.7%期平均发文量1篇
63.0%
3.7%
14.8%
3.7%
7.4%
3.7%
3.7%
70.0%
15.0%
7.5%
5.0%
2.5%
   
4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3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2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1次 走势图
  • 更多

    期刊简介

  • 《北大政治学评论》(PKU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半年刊)创刊于2018年,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连续出版物,计划每年出版2—4 期。该刊秉持推动中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研究的学术宗旨,倡导严谨治学,鼓励理论创新,关注实证研究,主要刊登中外学者在政治学、公共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最新代表性学术论文和评论。以发表理论与实证研究性论文为主,兼及研究评论、海外译稿、学术专访、学术动态、书评等其他相关撰述。

  • 基本信息

  • 期刊名称:北大政治学评论(集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 国内刊号:【集刊】
  • 国际刊号:
  • 出刊日期:
    期刊定价:
  • 邮发代码:
  • 所在省区:北京
    邮政编码:
  • 联系地址:

  • 投稿信息

  • 学科分类:政治
    版面费用:待核实
  • 字数要求:10000-30000
    查重要求:-
  • 复合因子:0
    综合因子:0
  • 审  稿 费:待核实
    稿费:待核实
  • 本刊可发:
  • 特殊属性:

  • 联系方式

  • 投稿网址:
  • 官网网址:http://www.psr.pku.edu.cn/
  • 电话传真:
  • 电子邮箱:gzgpsr@pku.edu.cn;pkupsr@pku.edu.cn(202402期)
  • 微信公众号:北大政治学评论(PKURCCP)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投稿难度:网友分享,仅供参考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欢迎点评!让信息更透明,使投稿更轻松!
    • 审稿时间:
      是否录用:
    • 见刊周期:
      查重要求:
    • 有无课题:
      有无回复:
    • 我的学历:
      我的职称:
    •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 稿       费:
      稿件字数:
    • 投稿难度:
    • 该刊可发:
    • 投稿主题:
匿名: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官网网址:http://www.psr.pku.edu.cn/

      (主办单位官网→学术刊物)

      4、刊内邮箱:

      gzgpsr@pku.edu.cn

      pkupsr@pku.edu.cn

      5、出刊日期:刊内信息,计划每年出版2-4辑

      6、刊内微信公众号:北大政治学评论(PKURCCP)

      2025年9月25日星期四

      《北大政治学评论》约稿函

      【2024年02期信息】

      《北大政治学评论》(PKUPoliticalScienceReview)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连续出版物,每年出版2辑。本刊秉持推动中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研究的学术宗旨,倡导严谨治学,鼓励理论创新,关注实证研究,主要刊登中外学者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最新代表性学术论文和评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以发表理论与实证研究性论文为主,兼及研究评论、海外译稿、学术专访、学术动态、书评等其他相关撰述,诚邀海内外学界同仁赐稿。

      1.所有稿件须为未在任何报刊、书籍或其他正式出版物发表的原创作品。研究性论文篇幅以1万—3万字为宜;书评、译稿等字数须在8000字以上,不超过2万字为宜。

      2.稿件请勿一稿多投。若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接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一般不收纸质稿件。)

      3.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著作权及版权归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及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共同所有。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有权在其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北大政治学评论”(PKUPSR)及其他电子学术媒体上刊发。

      4.经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务会(党政联席会议)决议,凡是本院作者在本刊发表的研究性论文一律视同核心期刊文章。

      5.请遵守学术规范,如涉及剽窃及其他问题,文责自负。

      6.来稿请以电子版(Word文档)形式(版式参见附录2《北大政治学评论》稿件规范)发到编辑部邮箱:

      gzgpsr@pku.edu.cn或pkupsr@pku.edu.cn

      《北大政治学评论》稿件规范

      【2024年02期信息】

      一、 稿件要求

      (一) 形式要求

      1. 电子文件

      Microsoft Office 软件文本。

      2. 基本信息

      (1) 文章中、 英文标题;

      (2) 作者姓名、 单位、 职称或职务、 通信地址、 电话与电子邮箱地址。

      3. 摘要和关键词

      理论文章请提供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请提供中、 英文版本, 明确文章写作背景、 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主要发现、 结论或学术贡献等, 篇幅以中文300—500 字为宜。 另请提供 3—5 个中、 英文关键词。

      (二) 文本要求

      1. 正文文本

      正文小 4 号宋体, 单倍行距, 页边距上下限、 左右边距均采用 Office 软件的默认设置。

      脚注不小于 6 号字, 建议用小 5 号。

      2. 文章标题

      标题序码一律用中文标示, 如: 一、 二、 三……; 再下面的标题序码, 依层次分别用( 一) ( 二) ( 三) ……, 1. 2. 3. ……, (1) (2) (3) ……标示。

      示例:

      一( 第一级)

      ( 一) ( 第二级)

      1. ( 第三级)

      (1) ( 第四级)

      3. 图表文件

      (1) 表或图, 应遵循先见文字后见表或图的原则; 表或图中反映的信息应与正文表述一致。

      (2) 统计表、 统计图或其他示意图等, 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后加空格并注明图表名称。

      (3) 表号及表题名须标注于表的上方且居中, 资料来源标于表下。

      (4) 图号及图题名须标注于图的下方, 且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其他信息依次下排。

      二、 注释规范

      本刊一般采取页下注( 脚注) 的方式, 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示。

      文章或作者所作的说明性脚注, 用星号( ∗) 标示, 以区别于正文注释。

      注释格式如下:

      (一) 中文

      1. 著作

      标注顺序: 责任者与责任方式 / 书名 / 卷册 / 出版者、 出版时间、 版次( 初版除外) / 页码。 〔 注: 责任方式为著时, “ 著” 字可省略, 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下同, 不再标注) ; 同一页所引文献相同且注释顺序相邻时, 责任者、 书名可省略为 “ 同上书” ; 同一页所引文献相同、 页码相同且注释顺序相邻时, 责任者、 书名、 页码可省略为 “ 同上” ; 责任者本人的选集、 文集等可省略责任者。〕

      示例:

      吴冷西: 《 十年论战———1956—1966 中苏关系回忆录》 上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3 页。

      倪世雄主编: 《 冲突与合作: 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评介》 ,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71 页。

      马克思: 《 工资、 价格和利润》 , 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 视同中文著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 《 中国外交: 1998 年版》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768 页。

      胡乔木: 《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 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88—89 页。 转引自杨玉圣: 《 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 ,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83 页。

      2. 报刊文章

      标注顺序: 责任者 / 所引文章名 / 所载期刊名、 年期 ( 或卷期、 出版年月) 。

      责任者 / 所引文章名 / 所载报纸名称 / 出版年、 月、 日及版别。

      示例:

      符福渊、 周德武: 《 安理会通过科索沃问题决议》 , 《 人民日报》 1999 年 6 月11 日第 1 版。

      吴承明: 《 论二元经济》 , 《 历史研究》1994 年第 2 期。

      李济: 《 创办史语所与支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贡献》 , 《 传记文学》 ( 台北) 第 28卷第 1 期(1976 年 1 月) 。

      3. 论文

      标注顺序: 责任者 / 文献题名 / 论文性质 / 地点或学校 / 文献形成时间 / 页码。

      示例:

      任东来: 《 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 , 提交给 “ 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 的论文, 天津, 南开大学, 2000 年 6 月 5 日至 16 日, 第2 页。

      孙学峰: 《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法 20 年: 1979—1999》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硕士学位论文, 2000 年, 第 39 页。

      4. 古文献等

      (1) 刻本示例:

      《 太平寰宇记》 卷 36《 关西道·夏州》 , 清金陵书局线装本。

      姚际恒: 《 古今伪书考》 卷 3, 光绪三年苏州文学山房活字本, 第 9 页 a。

      (2) 点校本、 整理本示例:

      [ 汉] 班固: 《 汉书》 , 中华书局 1983 年标点本, 第××页。

      (3) 影印本示例:

      杨钟羲: 《 雪桥诗话续集》 卷 5, 辽沈书社 1991 年影印本, 上册, 第 461 页下栏。

      《 太平御览》 卷 690《 服章部七》 引《 魏台访议》 , 中华书局 1985 年影印本, 第3 册, 第 3080 页下栏。

      (4) 析出文献示例:

      [ 明] 管志道: 《 答屠仪部赤水丈书》 , 《 续问辨牍》 卷 2, 《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 齐鲁书社 1997 年影印本, 子部, 第 88 册, 第 73 页。

      (5) 地方志示例:

      乾隆《 嘉定县志》 卷 12《 风俗》 , 第 7 页 b。

      民国《 上海县续志》 卷 1《 疆域》 , 第 10 页 b。

      万历《 广东通志》 卷 15 《 郡县志二 · 广州府 · 城池》 , 《 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 中国书店 1992 年影印本, 第 42 册, 第 367 页。

      (6) 常用基本典籍, 官修大型典籍以及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可不标注作者, 如《 论语》 、 二 十 四 史、 《 资 治 通 鉴》 、 《 全 唐 文》 、 《 册 府 元 龟》 、 《 清 实录》 、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 陶渊明集》 等。

      示例:

      《 旧唐书》 卷 9《 玄宗纪下》 , 中华书局 1975 年标点本, 第 233 页。

      《 方苞集》 卷 6 《 答程夔州书》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标点本, 上册, 第166 页。

      (7) 编年体典籍, 如需要, 可注出文字所属之年月甲子( 日) 。

      示例:

      《 清德宗实录》 卷 435, 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上, 中华书局 1987 年影印本,第 6 册, 第 727 页。

      5. 未刊文献、 手稿等示例

      “ 蒋介石日记” , 毛思诚分类摘抄本,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陈云致王明信, 1937 年 5 月 16 日, 缩微胶卷, 莫斯科俄罗斯当代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藏, 495 / 74 / 290。

      6. 电子文献示例

      陈旭阳: 《 关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及其战略的研究》 , 2003 年 11 月, 中国知网( http: / / www. cnki. net / index. htm) 。

      李向 平: 《 大 寨 造 大 庙, 信 仰 大 转 型》 ( http / / xschina. org / show. php? id =10672) 。

      (二) 译文

      1. 著作

      〔 德〕 马克斯·韦伯: 《 学术与政治》 , 冯克利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年版。

      〔 英〕 赫德利·布尔: 《 无政府社会: 世界政治秩序研究》 , 张小明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 导言, 第 15 页。

      〔 英〕 亚历山大·罗森伯格: 《 经济学理论的认知地位如何》 , 见〔 英〕 罗杰·E. 巴克豪斯编: 《 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 , 张大宝等译,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 通讯

      《 和平、 繁荣与民主》 , 美新署, 华盛顿 1994 年 2 月 24 日英文电。

      (三) 外文

      1. 著作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6th

      e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85, pp. 389 392.

      Keohane,

      Robert & Nye, Joseph,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Company, 1977, pp. 45 46.

      2. 编著

      Baldwin,

      David ( ed.) ,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106.

      Knorr,

      Klause & Rosenau, James N. ( eds.) ,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pp. 225 227.

      3. 文章

      Levaold,

      Robert, “ Soveit Learning in the 1980s,” in George W. Breslauer

      &Philip E. Tetlock ( eds.) , Learning in US and Soviet Foreign

      Policy, 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1991, p. 27.

      Van Evera, Stephen, “ Primed for Peace: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5, No. 3, 1990 / 1991.

      Jones,

      Clayton, “ Japanese Link Increased Acid Rain to Distant Coal Plants in

      China,”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November 6, 1992, p. 4. ( 报纸名用斜体;此处 p. 4 指第 4 版。)

      “ Beijing Media Urge to Keep Taiwan by Force,” Xinhua, July 19, 1995.

      4. 政府出版物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 Handbook of Economic

      Statistics, 1988, Washington, D. 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8, p. 74.

      5. 国际组织出版物

      报告:

      United Nation Register of Conventional Arms, Report of the Secretary

      General, UN General Assembly Document A / 48 / 344, October 11, 1993.

      决议: 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687, April 3, 1991. ( 决议的注释应当包括两项内容: 发布机构和决议号、 生效日期。)

      6. 论文

      Tretyakava,

      Albina, “ Fuel and Energy in the CIS,” paper delivered to Ecology’90

      conference, sponsored by the America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Airlie House, Virginia, April 19 22, 1990.

      Flank,

      Steven, Reconstructing Rockets: The Politics of Developing Military

      Technologies in Brazil, Indian and Israel, Ph. D. dissertation, MIT,

      1993.

      7. 互联网资料

      Forland,

      Astrid, “ Norway’ s Nuclear Odyssey,”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Vol. 4

      ( Winter 1997) , http: / / cns. miis. edu / npr / forland. htm.

      8. 转引

      Bailey,

      F. G. ( ed.) , Gifts and Poisons: The Politics of Reputation,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71, p. 4, cited from Paul Ian Midford, Making

      the Best of a Bad Reputation: Japanese and Russian Grand Strategies in

      East Asia, Dissertation,UMI, No. 9998195, 2001, p. 14.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