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投稿,上万维,轻松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

本站非期刊官网,非中介代理,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
举报微信:13140028228 冯老师

态度公正、信息求实、投稿自助、使用免费
您的位置:学术资讯 » 正文
  • 阅读: 2022/7/29 9:14:06

    引言:
    适当的文献引用不但使我们规避窃的风险,更能展现我们对论文主题的丰富知识以及文献查找的能力。一篇好的论文应该有信息充分、编排严谨、格式整齐的参考文献标注和参考文献表。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吧~

    参考文献表(一)当我们在论文中参考文献时,要在两处提供参考文献信息
    1.参考文献标注,标注于正文中,可以是([作者][出版年]:[页码]),也可以是文献的序号(例如[1][2]……,①②……)

    2.参考文献表,提供参考文献的详细信息,既可以集中排列在文章的最后,也可以在引用的那一页下方以脚注的形式著录。不同的学术期刊要求不样,必须按其规定的位置与格式呈现。中国知网的信息在导出时,就能生成中国知网格式或CAJ格式的参考文献表。不过,在使用这些自动生成的服务前,还是有必要熟悉参考文献格式的要求。
    (二)常用文献类型及其标识:A-档案,C-会议录,D-学位论文,DB-数据库(OL-同标注为DB/OL),EB电子公告(网上论坛BBS,OL-同标注为EB/OL),J-期刊文章,M-普通图书,N-报纸,OL-联机网络,P-专利,R-报告,S-标准,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三)专著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任选).
    1.引文页码如果正文中已经标注,则参考文献表可以不标注。如:
    [1]陈登原.国史旧闻:1[M].北京:中华书局,2000:29.[2]徐光宪,王祥云.物质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其他责任者不是每篇文献必有,其他责任者则必须标注,如示例[3]谢远涛,
    [3]哈里森,沃尔德伦.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M].谢远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5-236.3.“版本项也不是每篇文献必有,只标注第一版之外的版本,如示例[6]中的“4th ed”
    [6]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 [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

    标注格式(一)参考文献表的标注格式
    参考文献表可以按顺序编码组织,也可以按著者出版年制组织。引文参文献既可以集中著录在文后或书末,也可以分散著录在页下端。

    1.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组织时,各篇文献应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

    2.著者-出版年制:参考文献表采用著者一出版年制组织时,各篇文献首先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5部分;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可以按著者汉语拼音字顺排列,也可以按著者的笔画笔顺排列。


    (二)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方式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以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1.顺序编码制


    1)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2)用脚注的方式标注,序号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圈码。
    3)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应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起讫序号间用短横线连接。
    4)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 ]”外著录引文页码。

    5)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如果用计算机自动编序号,应重复著录参考文献,但参考文献表中的著录项目可以简化为文献序号及引文页码。如图中的引用方式。

    2.著者-出版年制


    (1)各篇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格式为:(著者姓氏,出版年)。如果著者姓名为中文姓名(而非外文名或译名),则用著者完整姓名标注为:(著者姓名,出版年)

    (2)如果正文中已经先提到著者的姓名,在后面的“( )”中只要著录出版年。
    (3)正文中引用多著者(超过两个著者一同署名)的文献时,对中国著者应标注第一著者的姓名,后面空一格,然后加。如果是欧美著者,则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后面空一格,加“et al.”

    (4)如果在参考文献表要列出同一个著者的好几篇文章,要在出版年后用小写字母abc……区别。

    (5)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在正文中标注著者与出版年,并在“( )”外以角标的形式著录引文页码。

    文章转载至:老胡聊科研

    转自:老师成长学苑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79)
    点赞(0)
    收藏(0)

上一篇:刘彭芝:教育出现的问题,最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连中国:为什么整本书阅读会对人产生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