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写作】 2022/7/29 14:19:19 [摘要]: Omega-3长链不饱和脂肪酸(LC-PUF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被认为是健康均衡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提供了绝大多数Omega-3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但其对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因此可替代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 -
【学术会议】 2022/7/29 14:16:48 [摘要]: 为了展示我国植物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促进植物科学交叉融合和发展,助力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加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遗传学会联合举办“2022全国植物生... -
【论文写作】 2022/7/29 14:15:48 [摘要]: 提高玉米产量、降低水分是玉米直接收获籽粒的迫切要求。玉米产量和水分均与叶片、茎秆、根系特性相关,但其关系尚不完全清楚。近期,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玉米栽培与生理团队王璞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题为“Grain yield and grain moisture associ... -
【论文写作】 2022/7/29 14:14:16 [摘要]: 着丝粒作为染色体重要的结构元件,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现之初,就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随着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以及基因组测序工具的快速发展,逐渐揭开了着丝粒的黑洞。目前的观点认为着丝粒参与染色体的正确行为和基因组三维结构的调控,与... -
【论文写作】 2022/7/29 14:12:44 [摘要]: 2022 年6月15日,The Plant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自超/李金杰团队关于水稻冷适应性研究的重要论文“Cold-Adaptive Evolution at the Reproductive Sta... -
【论文写作】 2022/7/29 14:11:24 [摘要]: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用粮和工业原料。籽粒大小和粒重是受各种遗传和环境因素互作调控的重要农艺性状,这为玉米产量改良提供了多种途径。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18~25个核苷酸的单链内源性非编码... -
【论文写作】 2022/7/29 14:10:14 [摘要]: 种子是高等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器官,足够的种子是植物生存和演化的保障,种子数量和重量对农作物产量也具有决定性影响。胚珠是种子的前体,在拟南芥和其他多胚珠子房植物中,胚珠发生决定单花胚珠数的最大可能性,也极大程度影响单果实种子数和种子产量;胚珠发生还包含细胞命运决... -
【论文写作】 2022/7/29 14:09:20 [摘要]: 2022年6月16日,台湾大学植物科学研究所吴克强教授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 杂志发表了题为 WRKY63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COOLAIR and COLDAIR regulates vernaliz... -
【论文写作】 2022/7/29 14:08:17 [摘要]: 动物和植物有多种形状,大小也多种多样。在细胞扩增过程中,表面积与细胞内体积之比变小,如果细胞生长超过临界极限,质膜表面可能会停止满足细胞需求。因此,细胞通常保持相对较小或最终诱导膜分叉(membrane furcation)以扩大细胞表面。与动物相比,植物细胞... -
【论文写作】 2022/7/29 14:07:02 [摘要]: 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起源于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主要由籼粳两个亚种组成,其驯化过程伴随着大量基因组序列变异和代谢物种类以及丰度的改变。基于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研究,人们对亚洲栽培稻群体内基因组序列差异的理解逐步加深。然而,...
期刊动态 更多
最新点评